由文化部、中央文明辦、民政部主辦的“非遺保護與城鎮化同行 ”-2014年文化遺產日活動於2014年6月14日在北京市西城區西單文化廣場拉開帷幕。活動一上演,隨即在網上發酵出“非遺在身邊”話題,一時成為熱門。
  據瞭解,這次“非遺在身邊”新媒體話題主要集中在微博上。微博、微信作為時下傳播最為迅捷、輻射範圍最為廣泛的一種新媒體,它對此次活動推廣可以說起到一個至關重要的作用。
  我們知道,互聯網時代即是自媒體時代,人人都是新聞源,草根也能發出自己的聲音。所以,傳播的用戶體驗,是互聯網傳播的一大特色,這就要使得傳播內容具有一定的廣泛性、娛樂性。所以有人說,互聯網時代也是大眾娛樂時代。
  而這次“2014年文化遺產日”活動能在新媒體上形成如此強大的影響,就是抓住了新媒體傳播的這一特點,從新媒體本質出發,以“人人”為本,衍生出更符合微博傳播的活動——“非遺在身邊”。據悉,這次的“非遺在身邊”活動是以微博話題方式上線,分別以“抖空竹”、“剪紙”、“書法”、“珠算”等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活動主題。根據這些非遺文化的特性,結合微博傳播的特點,製造出一系列有趣味性與參與性的微博話題,如“隨手拍——我隔壁的大爺是個書法高手”話題,很多網友結合當下“且行且珍惜”等熱門網絡用語,就此進行調侃,解構,就非常具有參與性與趣味性,讓網友在感慨書法也可以這樣“酷炫”的同時,也能形成互動,參與進來。
  同期在微信上,也開展了相應的“非遺海報兌換捲”活動,網友通過關註轉發朋友圈,將兌換券進行分享,讓更多受眾看到瞭解到非遺活動,同時還可多一次中獎機會。非物質文化遺產結合科技創新技術,將非遺的古老文化拉近到大眾生活中,以一種“接地氣”的創新技術模式傳播文化主題。
 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,新興工業的不斷更新,非遺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問題越來越迫在眉睫。如何讓年輕人參與到非遺文化中來,這是一個重大課題。非遺文化需要傳承,更需要它飛入尋常百姓家,積极參与到人們生活中來,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。通過這種新媒體的傳播,將大眾目光再次聚集到非遺這個民間瑰寶上,使得人們對非遺文化的保護與傳承產生更深層次的認識,這樣才能使它更有生命力。
  來源:鳳凰網
   【打印】【頂部】【關閉】
     (原標題:非遺保護在新媒體發酵,“酷炫”話題成熱門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o85wopb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